11月12日至13日,由盐城“轻舟计划”孵化的《粉墨》《候鸟人》《老爹面子仗》《再见董永》四部短片在第38届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次面向全国推介。作为盐城首个聚焦“影视+”深度融合的创作实践项目,“轻舟计划”旨在通过青年影人的镜头,讲述城市故事、传递地域文化。

图片来源/盐城发布
从“天然影棚”到“短剧高地”,打造影视基地新标杆
近年来,盐城借助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积极建设产业基础设施,打造“NICE盐城·短剧之城”品牌。
手握“世界自然遗产地”与“国际湿地城市”两大亮眼名片,盐城坐拥历史人文、自然生态、都市艺术、特色场景等四大类超过30处场景资源,具有“一城千面·天然影棚”的城市特质。
“将丹顶鹤作为‘主角’,源于我们第一次到盐城采风时的震撼。”谈到创作的灵感,《候鸟人》导演徐伊宁感叹道。这座城市的美丽,让青年影人产生了将盐城资源转化为艺术语言的想法。
为了让盐城从单纯的取景地,升级为能够支撑完整创作的产业基地,盐城市政府积极布局,依托完善的视听产业体系与专业配套服务,逐步构建起以东大门影视基地、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燕舞(大纵湖)剧工厂为代表的三大拍摄制作基地。

图片来源/现代快报
以燕舞(大纵湖)剧工厂为例,剧工厂拥有223亩民国风情建筑群、7500㎡摄影棚及300多个场景。在这里,既有随处可见的黄包车、民国画报,带你一秒穿越回民国时代;也有展示先锋艺术的自然村落,打造都市人的“桃源秘境”。负责人王娟表示,剧工厂还在建设一系列配套设施,确保剧组进来一站式解决所有需求。
场景精致、成本可控、执行高效、服务贴心——这些优势,让盐城成为剧组心中的“性价比之选”。截至目前,已有《人间有味是清欢》《许他万丈光芒》等80余部影视剧以东大门为主要取景地完成拍摄。
8月25日,短剧《双面公子我渡劫》在东大门国际街区顺利杀青。制片人马孟超就曾经感叹:“在盐城成本低、效率高,拍摄场景质感很好!”据悉,他已经在此拍摄了20多部短剧。
从IP源头到影视转化,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盐城短剧乃至影视产业的崛起,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一套以优质IP为源头、以平台合作为纽带、以影视转化为目标的清晰发展模式。
短剧之城要发展,核心引擎在于IP孵化。2024年12月,江苏网络文学IP孵化中心在盐城经开区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围绕“网络文学”和“影视IP”主题推出的“剧有料”创作计划已成功举办九期活动,吸引朗朗、意千重、吱吱、卓牧闲、张巍等众多国内知名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等来盐开展文学沙龙、剧本拍卖、作家采风、网络文学实境课堂等活动,建立了剧本创作和影视转化的有效链接。
有了好剧本,盐城还通过打造专业的产业平台和推广计划,为影视作品的拍摄和宣发提供全方位支持。如今,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已经集聚了121家链上企业、超5000名专业人才,其中58家企业持有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斩获20余项各级荣誉。基地打造的“数字视听梦工厂”,形成了从剧本创作到成片输出的“影视工业流水线”,为短视频、微短剧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图片来源/盐城发布
一部部以盐城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是城市最鲜活的“移动名片”,影视作品的成功,最终会转化为城市的发展动能。燕舞(大纵湖)剧工厂与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已达成深层次战略合作,通过升级内部场景,积极构建“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链条文旅生态,为旅客提供沉浸式旅游体验。“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老上海,当了一回主角。”暑假期间,游客姜付星在剧工厂穿上民国服装,沉浸式感受老上海风情,过足了“戏瘾”。
从“高产”到“高质”跃升,塑造精品内容新高地
当前,盐城的影视产业,特别是短剧领域,已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和清晰的未来路径。
作为盐城影视产业的核心载体,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已汇聚了网易、百度、腾讯、咪咕、小红书等10多家行业头部企业。今年以来已有40多部短剧在此取景,累计拍摄短剧近百部,从去年至今,已上线播放的短剧中,《长夜渐明》全网热度超3000万,《盖世禁主》仅5天播放量破亿,《婚姻围城:逆袭主妇》播放量超1.3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盐城籍作家曹文轩作品改编并在盐城取景拍摄的电影《青铜葵花》,在本届金鸡奖连获最佳儿童片与最佳剪辑两项重磅提名,成为盐城一张崭新的、闪耀的影视文化名片。

图片来源/盐城发布
短剧作品要成功,根本保障在于内容导向,展望未来,盐城市正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产业完成从“高产”走向“高质”的关键跃升。首先是积极落实《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以数字技术赋能影视产业,积极构建“3+N”数字视听产业体系,打造数字视听全产业链生态矩阵。另一方面,通过“轻舟计划”、2025长三角“微短剧+”培育计划等扶持活动,鼓励青年创作者挖掘盐城本地自然、非遗、美食与城市风貌,创作具有盐城特色的优质短片,从源头上丰富精品内容的供给。
此外,为了创作更优良的影视作品,盐城的影视人也在持续努力。《我在迪拜等你》的制片人王冠就曾表示:“我们整个剧组团队,都来自传统影视行业。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就是必须出精品,而不是仅仅为了流量。”
如今,随着“轻舟计划”成果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亮相,盐城的影视产业生态也日渐清晰。从燕舞剧工厂的多元化场景,到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的专业配套,从网文IP的源头孵化,到影视与文旅的深度融合,盐城这座“短剧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文/吴铭菲
资料来源:盐城发布 央广网 现代快报 盐城新闻网 盐城网 新华日报 盐阜大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