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吗?
创始人
2024-10-21 19:52:29
0

电影《只此青绿》海报。图片源于网络

●文 瑶

■编者按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越剧《新龙门客栈》、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作品纷纷登上大银幕,成为近期国内文艺焦点,反响不一。舞台作品影视化改编,存在哪些普遍性挑战?《只此青绿》做对了什么?对我省粤剧电影改编等相关创作带来怎样的启示?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剧评人文瑶撰文对此进行了评析。

另一方面,自《流浪地球》横空出世以来,中国科幻被观众寄予厚望。陆川导演的科幻电影《749局》自国庆节上映后却深陷争议。该片为何遭遇口碑滑铁卢?影视作品如何避免高投资、低口碑、“花了数个亿讲不好故事”的尴尬局面?记者对此进行了观察分析。

本期文艺评论还包括有关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推出的话剧作品《三家巷》、广东作家陈崇正长篇小说《归潮》的评论文章,敬请关注。

在2024年国庆档上映的影片中,改编自同名舞蹈诗剧的电影《只此青绿》成为大银幕上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影片通过现代视角追溯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的诞生过程,讲述了天才少年画家希孟与工匠们的传奇故事。电影版将舞蹈诗剧的意境与电影视觉艺术进行了有机结合,创造出令人震撼的视觉奇观。

在电影《只此青绿》上映期间,同名舞剧在广州大剧院举办了巡演600场的特别庆典活动,演出依然非常火爆,开票即迅速售罄,显示了其自央视春晚亮相以来持续不减的热度。电影的上映借助了舞剧的人气,反过来电影便捷的观演途径和亲民票价又为舞剧吸引了更多潜在的观众群体,打开了新的商业机会。电影与舞剧的相互赋能,为艺术作品的推广和文化传播带来了新活力,跨媒介的融合也拓宽了舞台艺术的商业前景。

事实上,从早期百老汇的经典舞台剧《魂断蓝桥》,到如今广受欢迎的开心麻花系列作品,大众对于将舞台作品搬上大银幕的做法并不陌生。然而,除了早年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等作品之外,舞剧被改编成电影的案例并不多,而舞剧电影作为商业电影进行广泛传播就更为罕见了。

《只此青绿》作为一部具有鲜明诗性、抒情性的舞蹈诗剧,区别于以叙事为核心的戏剧作品,它缺少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情节对白,改编成电影版之后,如何在影院中保持90分钟的吸引力?从影片上映之后的呈现效果来看,电影版《只此青绿》并非仅仅是将舞剧和电影进行简单的“再媒介化”,而是经历了一个深度融合与精心选择的转化过程。

创作团队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在转换中对舞蹈性和电影性做出恰当的取舍和平衡。

舞蹈语汇如同戏曲程式,往往提炼自生活,具有丰富的表意性、抽象性;电影则更倾向于自然、写实和生活化的表演风格。因此,与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和《谯国夫人》中对戏曲程式和传统锣鼓的削减类似,电影《只此青绿》在改编过程中也不得不对一些精彩的舞段进行删减,以适应电影的叙事节奏、镜头语言和观众的观赏习惯。这种取舍体现了艺术形式之间转换的复杂性,与中国戏曲电影的创作困境颇为相似。尽管戏曲电影早已成为中国电影类型片的一部分,但对其该偏重舞台表演还是服从电影视听语言的艺术争论从未停歇。

第二个挑战,是电影画面可能消解舞剧现场的多义性和隐喻性。以韩真和周莉亚的另一部代表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例,其舞台版本通过机械条屏、灯光和多媒体影像的精确配合,营造出一个整体的意象时空。然而,在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这种精心构建的舞台意象被拆解为碎片化的实景镜头,影响了作品的艺术表达和观众的艺术体验获得感。这也反映了舞台艺术在转化为电影媒介时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即如何在保持原作的多层次内涵和象征意义的基础上,同时适应电影的视觉叙事风格。

第三个挑战,来自舞剧观众和电影观众在欣赏习惯和审美偏好上的差异。电影通常更偏好快节奏的剪辑、明亮的画面和细致的人物特写,而舞剧的表演风格则有别于电影的“注意力经济”需求,更强调与现场观众的情感共鸣。因此,要使舞剧的表演完全符合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并非易事,两者之间的审美趣味无法完全等同。

由此观之,电影《只此青绿》的成功,在于其精准地把握住原剧的气质风格,并选择合适的电影类型,实现“一剧一格”的同时,确保“剧”与“格”的和谐统一。比方说电影版中的虚实处理尤为精妙,如《寻石》一幕,将原剧中的抽象舞蹈转化为电影中磨石人攀爬寻石等艰辛画面,使观众更易理解和感受;电影特效更是让拟人化的“青绿”舞者与画卷完美融合,超越了舞台空间限制,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冲击。但无论是电影版还是舞台剧版,《只此青绿》都把握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为悠远绵长的传统文化宝藏,赋予了符合当代视角的审美生命力和想象力。

除了《只此青绿》,近年来,舞台剧《新龙门客栈》、戏曲电影《白蛇传·情》等作品的成功“破圈”,为中国文艺界带来了一次次的振奋。严格说来,每一部“破圈”作品在主题、形式等方面,包括时代创作背景,都有其难以复制的独特性。即便是由《白蛇传·情》原班人马打造的影片《谯国夫人》,因为题材、风格等复杂原因,也没能重现前者的辉煌;而越剧《新龙门客栈》推出纪录电影之后,在戏迷当中引发口碑分歧。这些案例表明舞台剧因其独特的艺术门槛,简单的模仿、搬运,并不能保证移植版本的成功。

无论是舞台还是银幕,每一次跨界创作要想实现“破圈”传播,首先需要建立在原作足够优秀的基础之上;其次需要认真研究,遵循每一种艺术形式自身规律,找准风格定位,找到与现代观众共鸣的切入点,以及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表达方式。这不仅需要艺术家们的才华和努力,也需要行业大环境对于艺术创新的鼓励和市场的合理引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期待《只此青绿》这样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为观众带来不同形式的美好艺术体验。

(作者系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羊城青年签约文艺评论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在2025年的综艺舞台上,爱奇艺出品的跨龄旅行生活体验真人秀《一路繁花》一经播出便吸引了众多目光。 ...
原创 8... “不姑息自己,不愿意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活动。就是要锻炼……” 看到这位已经87岁的老奶奶,还能每天打...
歌手苏永康为儿子庆生,妻子被指... 编辑剧透社:小麦Shirley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发现抄袭者将进行全网投诉 当年凭借《越吻越伤心》唱...
原创 李... 有网友更新了社交平台,主要是晒出在四S店偶遇李湘与女儿王诗龄,表示母子俩是去提车。此画面一出后,立刻...
香港女星乳癌复发变末期,癌细胞... 本文编辑剧透社:issac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发现抄袭者将进行全网投诉 现年50岁的香港女星吴忻熹,...
“五一”假期庐山市迎来数万名乐...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汪峻、记者钟良报道:5月2日至3日,庐山市成功举办“云上心跳·2025庐山O...
张予曦路人视角好美啊 很有亲和... 跟粉丝拍照 裙子非常好看 吃完东西 上电梯走了 粉丝们过来合照
林志颖陈若仪夫妇现身上海虹桥机... 搜狐娱乐讯 3月25日,林志颖陈若仪夫妇现身上海虹桥机场,夫妇二人对镜热情打招呼。 林志颖微笑对镜...
虞书欣穿水蓝色长裙优雅灵动 秀... 搜狐娱乐讯 23日,虞书欣拍摄的一组写真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水蓝色长裙优雅灵动,气质在线! 虞书欣...
最高9.6,这五部硬核美剧,全... 不是所有美剧都值得你花几十个小时追完,但这五部,值。 不是热搜常客,却始终在口碑顶端。 足够硬核,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