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8》经历了两年空白后突然回归,黄磊一开场便掏心窝子地说:“以前真的很累”。这番话让我感同身受。回想前七季,黄磊几乎每天都在厨房忙碌,手把手教导,仿佛总是在“育人”。看着他这样忙碌,我都替他觉得疲惫。
而今年,这档节目彻底变了样,直接从田园搬到了乌镇剧场。换个环境,简直是“换头重生”。原本以为第七季的结束已经挺完美,大家都告别了,怎么会回来?可没想到,他们并不是为了“折腾”而回,而是换了一个全新的玩法。
前七季的常见模式,嘉宾们来到蘑菇屋,黄磊做饭,何炅负责控场,彭昱畅和张子枫则是听话的小辈。看了七年,谁不会觉得有些腻?而最出圈的“豆角梗”,黄磊竟然在第八季再次拿起豆角回应,那种云淡风轻的态度,作为老艺人的分寸感实在让人佩服。
这季节目里,早上大家不再种地,而是奔向剧场排练。乌镇的石板路取代了乡村的泥土小路,黄磊手中的菜谱不再是做菜的指南,而是《暗恋桃花源》的剧本。就连节目中的“桃花”也不再是自然生长的,而是话剧的布景道具。

刚开始,我担心这种“戏剧风”会不会太过沉闷,但看着黄磊和何炅在剧场中的投入,反而觉得别有一番新意。原来,慢综艺不只有柴米油盐的琐碎,也可以讨论如何打磨台词,艺术的细节同样能带来享受。

这季的嘉宾分工也变了,老一辈的则负责“戏剧”,年轻的则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张子枫如今时常钩毛线,张艺兴来时和她一起摘水果。辛芷蕾和马思纯来录制的那期,黄磊和何炅还在剧场,而她则直接帮忙安置行李、介绍院子。辛芷蕾称她像是民宿老板娘,倒也挺贴切。
彭昱畅这一季的减肥成果显著,看起来精神焕发。我本以为他会一直维持“吃货”人设,没想到他也发生了变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有人认为这一季是黄磊另一档节目《戏剧新生活》的延伸,借此“重生”。我倒觉得不尽然,这一季节目不仅有新的玩法,也依然保留了“蘑菇一家”的旧情怀。就像何炅对黄磊说的那句:“我跟着你走,那崽呢?”这一句简单的话,便道出了多年的默契与牵挂。

老粉看这档节目,很多时候并非仅仅为了“田园”生活,而是为了那份难以言喻的情感。前七季积淀的羁绊,不是随便换个嘉宾就能替代的。即使现在场景变了,只要看到他们坐在一起聊天,那种熟悉的松弛感依然在,仿佛“还是那个向往的生活”。
当然,也有一些老粉对这季不满,觉得没了种地做饭的生活气息,节目失去了原有的韵味。这点也能理解,毕竟七年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但新粉倒是挺买账的,尤其是那些喜爱戏剧的观众。
比如,马思纯在节目里端着一碗饭,吃出了多种情绪,弹幕里全是“这就是演员”。我也不禁感叹,真正有实力的演员,就算是一个小小的片段也能让人感动。张子枫围读《暗恋桃花源》台词时,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以前觉得她安静内敛,没想到对角色的理解竟如此到位。

不过,也有观众反映,排练的片段有些枯燥,一句台词磨两期,确实让人有些不耐烦。这个问题,恐怕也很难避免,因为观众的口味实在难以调和。

《向往的生活8》之所以能如此大胆转型,背后无疑是有着强大的底气。而这种底气,正来自于其出色的招商能力。第一期就与7个品牌合作,独家冠名是支付宝的蚂蚁保,其他如爱他美、奥利奥等大品牌也纷纷入驻。现在,很多新综艺能拉到3个金主就已算不错,而《向往的生活》这个IP能够拥有如此资源,完全得益于前七季积攒的国民度。
飞行嘉宾的选择也十分用心,辛芷蕾刚在《花少 5》圈了一波粉,马思纯在《花少 7》中的表现也备受喜爱,二者都是有实力的演员,与戏剧季的主题完美契合。第三期的齐溪,本来就有话剧经验,杨超越则是综艺常客,既保证了节目质量,又能吸引观众的热度,真是一次精准的操作。
如今,很多综艺都在向文旅、文化方向转型,容易走向千篇一律。但《向往的生活8》却选择了“戏剧”这一独特方向,的确与众不同。不过,这条路并不容易走,第一期节目还未找到感觉,田园与戏剧的融合显得有些生硬,直到第二期才渐渐融入正轨。

总的来说,这一季的节目并不是盲目转型,而是以老IP为基础,寻找新的突破口。它既保留了之前的情感内核,又加入了戏剧这一新元素,成功地稳住了老粉,也吸引了新粉。虽然目前无法预测后续的发展,但至少已经让大家看到,“向往的生活”并不局限于种地做饭,它也可以是剧场里磨练台词、在夕阳下探讨戏剧的精彩场景。毕竟,生活本就充满变数,而节目能够随着变化而不断进化,实属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