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纯肯定知道螺丝松了是什么感觉!” 小说《螺丝松掉的人》作者阿轴的一句话,让马思纯和张晚意的 “二搭” 话题直接炸上热搜。谁能想到,一场综艺里的落日同框,竟然让观众从 “嗑糖” 变成 “催合作”,甚至惊动了小说作者主动递出橄榄枝?

一切的缘起,都是《花儿与少年 7》里那场出圈的 “落日名场面”。敏感文艺的马思纯和随性幽默的张晚意,并肩站在余晖里沉默欣赏落日,没有刻意互动,却自带一种 “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默契。有网友截图放大细节:马思纯轻轻拢头发时,张晚意下意识挡了挡风;两人同时转头看镜头的瞬间,一个眼神温柔,一个目光沉稳,这种反差感直接戳中了观众的 “嗑点”。这段视频在抖音点赞破百万,评论区全是 “求二搭” 的呼声,甚至有人调侃这是 “当代皇帝赐婚级别的观众热情”。
作者阿轴就是这场 “全民催更” 的自来水。他直言看综艺时,一眼就觉得马思纯和书中女主角 “马佳欣” 高度契合 —— 那种藏在温柔里的敏感,和角色 “看似正常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的状态完美贴合。而张晚意身上的随性与沉稳,刚好能和女主角形成张力。于是他立刻通过行业人脉联系双方团队,目前已经和马思纯经纪人初步沟通,张晚意团队也表示 “会关注项目”。这个进展让网友沸腾:“原来观众的呼声真的能推动现实!”
更让观众期待的是两人的实力加持。马思纯手握金马奖影后奖杯,《七月与安生》里的爆发力至今被奉为教科书;张晚意凭《觉醒年代》里的陈延年一角封神,正剧质感拉满。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曾点评,他们的表演风格同属 “沉浸派”,马思纯的外放式共情和张晚意的内敛式浸入,恰好是文艺片最需要的张力源泉。网友翻出两人过往作品混剪,发现马思纯的钝感轮廓适配广角镜头,张晚意的棱角分明适合特写机位,连 “电影脸” 都自带互补属性。
这场 “二搭风波” 的背后,藏着内娱观众的审美觉醒。当流量明星的 “AI 式演技” 屡遭诟病,观众越来越渴望看到实力派的碰撞。B 站甚至出现了《纯意宇宙》二创专题,其中网友自制的《延安爱情故事》混剪还被中央党校转发,足见大家对他们合作的期待早已超越 “嗑 CP”,而是对好作品的迫切需求。马思纯工作室评论区成了 “剧本安利现场”,网友整理出 20 多个适配剧本;张晚意后援会发起的 “万人请愿书”,48 小时内集齐 50 万电子签名,某视频平台高管更是放话:“他们若合作,S + 项目任选”。
不过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觉得这种 “全民催合作” 是对演员的 “温柔绑架”,就像当年观众疯狂催胡歌王凯二搭,反而给演员带来了压力。更有人担心,过度关注综艺里的 CP 感,会忽略他们作为演员的专业性。毕竟马思纯曾坦言 “喜欢有挑战的关系”,她的特立独行从不按常理出牌;张晚意则专注于正剧赛道,贸然跨界合作未必是最佳选择。
放眼全球娱乐圈,因综艺结缘后合作爆款的案例并不少见。韩国综艺《我们结婚了》里的宋智孝和 Gary,虽然没真的在一起,却合作了现象级韩剧《急诊男女》;美国《周六夜现场》的搭档艾米・波勒和蒂娜・菲,后续合作的电影《贱女孩》成了青春片经典。但这些成功案例的核心,都是 “合适的剧本 + 双方意愿”。就像马思纯回应的那样:“挺感谢大家喜欢的,要是真有合适的机会,肯定愿意试试”。
现在最让网友纠结的,是担心 “期待越高失望越大”。毕竟娱乐圈里 “遛粉” 的合作传闻太多,前有某顶流情侣被传合作古装剧,最后不了了之;后有实力派演员因档期问题错过爆款项目。但这次有作者主动推进,加上双方团队的积极态度,还是让不少人抱有希望。

说到底,观众期待的从来不是 “真人 CP”,而是实力派碰撞出的火花。就像网友说的:“哪怕他们演仇人,只要是这两位,我都愿意追!” 目前各方还在沟通中,这场由综艺引发、观众推动、作者助力的 “二搭大戏”,究竟能不能成真?你觉得他们适合《螺丝松掉的人》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