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娃哈哈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三个非婚生子女跟宗馥莉主要争夺的是两笔遗产:一个是21亿美元离岸信托,原告说这是宗庆后在2003年设立,专门留给他们三个的,每人名下7亿美元。但宗馥莉却拿出遗嘱,说这笔钱是由自己来继承;第二笔是200亿股权继承权,也就是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29.4%股权,原告认为,按照我国法律,非婚生子女也有继承权。
这场遗产争夺大战,再次揭开了我国民营企业的接班困局。我国超过80%的民营企业为家族所有,但残酷的现实是,其中只有30%能顺利传到二代手上,传到第三代的不到13%,更糟糕的是,继承人问题在未来5到10年会集中爆发,一旦处理不好,数年累积的财富大厦真有可能岌岌可危。
除了娃哈哈,赌王何鸿燊(shēn)家族是另一个典型例子,何鸿燊有四房17名子女,他们曾展开长达十年的遗产争夺战,最终在2020年通过复杂的股权重组,达成了暂时平衡;还有香港镛(yōng)记酒家传承悲剧,创始人甘穗(suì)辉一走,长子甘健成和二弟甘琨礼就翻脸了,为了家产打官司打了7年,最后好好的百年老店被拆得七零八落。
那么,为什么在商场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却处理不好继承人问题呢?
首先是价值观冲突,家族企业中,只有10%的二代愿意接班,他们大多海外留过学,更喜欢自主创业或追求个人兴趣,典型的例子就是王思聪。其次,二代们生活条件优渥,缺乏基层历练,导致能力不足,即使接班后也难以服众,以及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那为何不交给职业经理人?这是因为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还不成熟,比起他们,家族企业更信任血缘纽带。
至于这个问题,李嘉诚又给一代企业家们上了一课,李嘉诚搞的是家族信托制度化,早在2012年,他就通过家族信托,将长江实业超40%股权,及其他核心资产交给了长子李泽钜,而次子李泽楷则拿到了巨额现金,用来创业,从而避免了类似赌王家族的公开争斗。
此外,也有企业会早早设定制度,培养接班人,你像福耀玻璃曹德旺,其长子曹晖作为接班人,历经生产线工人、海外销售等基层岗位,二十余年摸爬滚打后,才被委以重任。
从何鸿燊到今天的宗庆后,历史总在重演,足见,再庞大的商业帝国,也经不起二代内斗的消耗;再亲密的血缘关系,也抵不过一纸严谨的法律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