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披荆斩棘5》可千万莫开启弹幕,一开启满屏尽是“脚本”二字比哥哥们的舞美还显眼。
我昨晚一边敷面膜一边追更新,直接被这条弹幕逗得面膜裂成两半,节目明明角逐的是唱跳,观众却都在探寻“谁是编剧的宠儿子”,比舞台更有情趣。
先向未补课的姐妹简略介绍:第三轮公演中,INTO万带领人气较旺的伯远、高卿尘、刘彰竟被“终极对决”淘汰,而排名靠后的TOP登陆少年和快乐老咖平稳留存。
规则是两轮成绩相加,还再加赛一轮PK,犹如考试后临时加小测验,专门要将学霸拉下来。
镜头最为厉害之处在于宣告淘汰之时,陈小春的面色比舞台上的烟还要黑,后期老师切换了四次特写,并且配上一段悲凉的钢琴声,谁能不觉得“导演真挺会搞事情”。
更叫人难受的是王铮亮,眼尾刹那间红得好似火龙果,还悄悄抹眼泪,弹幕都在刷“亮哥莫难过,你回家自个儿开演唱会。
我暂停画面,认真查看,发觉他的悲伤中蕴含着愧疚——快乐老咖与INTO万刚结盟,转眼间便得相互较量,恰似闺蜜陪你争抢演唱会票,可结果系统将她踢出候补名单,那种“是我连累你”的自责比单纯的离别更令人难过。
可愈虐我愈清醒:节目组明显把“人气乃免死金牌”摆出来了,TOP登陆少年和快乐老咖大体包揽了热搜。
真要让他们走,广告商第一个不会同意,于是规则仿佛橡皮泥,随意捏一捏便保住了流量,剩下的就靠哥哥们的泪水去冲KPI。
有人云“剧本太假”,可我却感其真实得叫人惊心——生活中谁没碰到过临时变规则的事儿?
公司冷不丁宣告绩效得添加新指标,房东忽然抬高房租,就连奶茶店也弄限时新品,买迟了就喝不着,综艺只不过是把成年人的无奈浓缩成三小时,还加上灯光与音乐罢了。
最让我动容的是王铮亮事后采访所言的那句话:“要是我多争取一票,结果会不会就不一样?”此乃典型的“优等生思维”——先责备自身。
姐妹们是不是同样这般?项目失败先反思是不是PPT配色不够好看,男朋友冷暴力先琢磨自己发消息是否过频,节目把这种“内耗”放大令我们在弹幕里集体对照自身。
可千万别忘记,哥哥们也在“反剧本”,陈小春黑着脸后立刻就回绝采访,亮哥将“INTO万”名号写入公演致谢当中,镜头一闪而过,比正片还热血。
他们借沉默与细节打暗号,向观众表明:我们知晓状况,但不配合卖惨,这般“职场人士的执着”,比舞台还刺激。
固然反过来思量,要是彻底无剧本,只凭借人气投票,那节目便会被指摘“乏味如打榜”。
观众期待戏剧成果,平台希冀数据,哥哥们渴望曝光,这就是三方的生意罢了。
咱们骂过剧本以后,下一秒照旧会不由自主要真香点开,毕竟谁能谢绝高颜值男团在慢行动中掉小泪珠?
我向从事韩圈的朋友提到这件事,她翻了一下白眼说道:“这算啥?我们那儿直接让当红团体在雨天露天跳舞,升降台说坏就坏。”
跟这相比,国产剧本起码能保障安全,哥哥们摔了有软垫,哭了有滤镜,算是比较温和的,说到底全世界的秀粉都处于同样的处境中,被资本慢慢操作。
当下我换了一种方式追剧,不在乎胜负,只留意人性,瞧瞧谁在规则的空隙中还与队友沟通,瞅瞅谁在道别时悄悄藏着些小惊喜。
仿佛在职场中,甲方突然改需求,有人推诿有人消极应付,也有人默默给你留一杯奶茶,抓住这类小细节,比争夺那个关键位置更有韵味。
要是INTO万是“被套路”的受害者,那他们的离开反倒警示咱们:莫把每回淘汰当作失败,有的时候只不过是提早下班,尽快脱离不合理的赛场,才能去举行自身的现场演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