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等法院8月1日裁定冻结宗馥莉控制的建浩创投有限公司(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在香港汇丰银行账户内的18亿美元资产,并要求她披露资金去向、赔偿此前转出的110万美元损失。这一裁决被不少媒体解读为“宗馥莉败诉”,甚至有人断言她在遗产争夺战中已处于劣势。
然而,纵观整个案件的发展脉络,宗馥莉的策略绝非被动防守,而是步步为营。这场争产大战的核心战场并非香港,而是杭州,这里不仅是娃哈哈的总部,更是宗馥莉经营多年的主场。与其说宗馥莉“输了”,不如说这只是她战略布局中的一环,真正的决战尚未到来。
香港法院的裁决仅仅是程序性的资产冻结,并未对信托的有效性、继承权归属等核心问题作出最终判决。法官明确表示,冻结令将持续至杭州法院作出最终裁决,这意味着香港的裁决只是“维持现状”,而非对宗馥莉的实质性打击。
事实上,香港法院的判决逻辑非常清晰,认为信托是否成立尚存争议,宗馥莉主张信托文件不完整,且2020年遗嘱已明确境外资产归她所有。而DNA鉴定是关键,三弟妹(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是否确为宗庆后的亲生子女,仍需杭州法院的DNA鉴定结果。此外,宗馥莉辩称110万美元用于越南工厂设备采购,而非恶意转移资产。因此,香港的裁决只是确保在杭州法院审理期间,资产不会被转移,而非对宗馥莉的全面否定,真正的胜负手,是杭州法院的判决。
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宗馥莉的应对策略极可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长期计划,而非仓促应战。
先“隐忍”,接受信托安排,换取娃哈哈控制权。2024年2月,宗庆后预感自己时日无多,紧急安排宗馥莉设立信托,受益人定为三个私生子女,每人7亿美元,但本金不可动用,仅能领取利息。宗馥莉当时并未公开反对,而是签署了协议,并接管了建浩公司(信托的付款主体)。这一举动看似妥协,实则是为了确保自己能顺利继承娃哈哈29.4%的股权,避免节外生枝。
再“试探”,转出110万美元,逼三兄妹主动起诉。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并未立即挑战信托的合法性,而是先巩固自己在娃哈哈的地位,并塑造“独生女”的公众形象。随后,她试探性地从信托账户中转出110万美元,声称用于越南业务。这一举动看似冒险,实则是逼迫三兄妹主动起诉,从而暴露他们的真实意图。
果然,三兄妹迅速向香港法院申请冻结资产,并自曝“私生子”身份。这一策略让宗馥莉得以在舆论和法律层面掌握主动权,如果三兄妹不主动起诉,信托可能悄无声息地执行;而一旦他们起诉,宗馥莉就可以在杭州法院的主场,通过DNA鉴定、遗嘱效力等法律手段反击。
最终“反击”,杭州法院才是决胜局。香港的诉讼只是外围战,真正的核心战场在杭州,如果三兄妹无法证明自己是宗庆后的亲生子女,信托自然无效。宗馥莉持有的2020年遗嘱明确境外资产归她所有,而三兄妹提供的信托文件仅为手写指令,法律效力存疑。娃哈哈46%股权由杭州国资委持有,若三弟妹的继承影响公司稳定,政府可能介入,这也是对宗馥莉有利的因素。
宗馥莉在杭州经营多年,无论是司法资源还是政商关系,都远胜于长期生活在国外的三兄妹。因此,香港的冻结令只是“拖延战术”,真正的胜负将在杭州揭晓。
娃哈哈的股权争夺才是真正的核心,三弟妹不仅要求信托资产,还试图分割宗庆后持有的29.4%娃哈哈股份(估值超200亿人民币)。如果杭州法院最终认定信托无效,或DNA鉴定不成立,宗馥莉仍可保住娃哈哈的控制权。
香港的冻结令只是这场百亿遗产争夺战的序幕,而非终局。9月,杭州法院将公布DNA鉴定结果,并审理股权继承案,届时才是真正的决战时刻。
宗馥莉的策略显然不是被动防守,而是先稳住大局,再逼对手出招,最后在主场决战。如果DNA鉴定对三兄妹不利,或杭州法院认定信托无效,宗馥莉仍可逆转局势。
因此,现在断言“宗馥莉输了”为时过早。这场争产大戏才刚刚进入高潮,好戏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