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十公里桃花坞》的第五季,节目面临了明显的人员变动。宋丹丹和“三傻”不再参与,孟子义和汪苏泷成为飞行嘉宾,而李雪琴虽然依然是常驻嘉宾,却也未参与全部录制。因此,真正的“老坞民”只剩下了徐志胜和李嘉琦,而徐志胜也逐渐成为这一季的核心人物。

李嘉琦这一季的表现显得有些“佛系”,他在节目录制中渐渐沉迷于书法和蒸馒头等活动,这无形中让徐志胜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交责任。于是,节目中的许多经典时刻几乎都与徐志胜有关,而他与新老坞民的互动也带来了大量的看点。

随着《五十公里桃花坞》的第五季播出至第七期,徐志胜的表现依然是最亮眼的。他与其他新加入的坞民互动频繁,这些关系也成了节目中重要的笑点来源。特别是孟子义主导的“甘之如饴”当当铺和“孟琦琦”美容馆,两者虽由孟子义主创,但徐志胜的加入显然为它们增色不少。从上一季开始,650文娱集团逐渐衰退,孟子义的两个项目成为桃花坞中最具节目效果的亮点,而徐志胜对这两个项目的推动和支持显然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网友们也在社交平台发起了投票,评选节目中最搞笑的环节。票选结果显示,董思成典当笑容和汪峰美容是最受欢迎的环节,而这两个场面无一例外都离不开徐志胜的协作与推动。即使许昕也曾光顾“孟琦琦”,但由于孟子义和徐志胜未在场,效果显然大打折扣,节目也因此失去了部分趣味性。

《五十公里桃花坞》作为一档“社交观察”类节目,对于嘉宾的社交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老坞民逐渐离开的情况下,徐志胜的社交责任感愈加明显。从第一期开始,他便开始不断地带动新成员,并在每一轮分房时尽量选择与不同的新人搭档。这个选择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策略,如果完全按照舒适度来选择,老坞民之间的互动肯定会更加放松,但这样会让新成员感到被排斥,影响节目效果。正因为徐志胜每次都带着不同的新成员,像蔡文静、汪峰、许昕、董思成等人也都在他的带动下制造了不少笑点。

此外,桃花坞也经常会组织一些具有竞技性质的活动。体育类的比赛往往不那么重要,因为除了许昕外,其他坞民并非体育专业出身。而对于一些文艺类的活动,情况则大不同。例如,本季的“电影节”,即便这并非一个正式的电影节,但对于一群演员来说,失利往往意味着面子上的丢失,更何况最后一名还会被当众“销毁”作品。这时,徐志胜的作用尤为突出,他总是毫不在意成为他人笑柄,甘愿充当“替罪羊”,承担起节目效果的重担,也为其他人撑起了一个安全的社交空间。这种为大家“托底”的精神,或许是他主动要求担任导演角色的原因。

与此同时,仁科这个独具特色的坞民总能提出许多新奇的创意,但往往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尽管仁科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他很难单独将自己的构想变为现实。比如在举办歌会时,仁科提出了多个创意,却最终都未能得到同组成员的认可。因此,他需要一个能够落实这些创意的执行者,而徐志胜便是他的最佳选择。在上一季修铁路时,徐志胜就已经成为了仁科的“工头”,这一季他再次被选中承担起“工头”的角色,帮助仁科完成修建飞机的任务。

尽管徐志胜平时以插科打诨为主,但在这些实际工作面前,他展现出了极强的责任感和执行力。徐志胜自己也曾说,仁科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因为“知人善用”,这看似是一句玩笑话,但通过实际的工作过程来看,这句话无疑是切中要害的。通过修铁路和修飞机的经历,观众逐渐意识到,徐志胜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他平时的幽默与搞笑。

综上所述,虽然徐志胜在这一季《五十公里桃花坞》中可能在咖位和粉丝量上排在倒数,但他的存在却是节目中最为关键的角色之一。正是因为他承担了更多的社交责任,成为了纽带和连接者,才使得这一季的《五十公里桃花坞》能够依旧保持其魅力与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