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雷佳音在多档综艺中的表现引发网友热议,“雷佳音烦”一度登上热搜。但细细观察不难发现,观众真正不满的,并非这位实力派演员本身,而是当下综艺节目日益套路化、强行制造“笑点”的尴尬生态。
近年来,不少综艺为了追求流量和话题,刻意放大嘉宾的“人设”,甚至通过剪辑制造冲突、引导情绪。雷佳音性格随和、不拘小节,成了节目组眼中的“好素材”。于是,他频频被安排“社死”场面,被迫陷入“憨厚大叔”的固定角色,久而久之,自然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其实,雷佳音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一直可圈可点,从《我的前半生》到《人世间》,他用演技赢得了广泛认可。但在综艺中,他却常常沦为“搞笑工具人”,这不仅是对演员形象的消耗,也让观众感到失望。
当真人秀变得越来越“假”,观众开始怀念真实、克制与尊重个体差异的节目风格。也许我们并不讨厌雷佳音,只是厌倦了那些只懂消费嘉宾、不懂呈现内容的综艺节目罢了。
责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