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绑宣言,仍在耳畔回响。
然而,转眼间,马丽又与沈腾紧紧捆绑,再度冲上了热搜榜。
单飞不成,马丽还是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
她终究无法学会贾玲的那份狠劲。
### 01
马丽,这回被打脸了。
某综艺中,马丽和沈腾一起玩游戏。
沈腾刚刚开始平板支撑,马丽立刻预判到沈腾的小伎俩,准备耍赖。
节目播出后,俩人再次成为热搜焦点,“捆绑”二字引发热议,马丽的评论是:“没有人比我更懂沈腾”。
回顾一个多月前,马丽刚刚吹响解绑号角,那时她的态度如此坚定,急切地向大家声明:
“请大家关注我们的作品,别干涉我们的私生活……如果说这对我们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那可能我们不再合作了。所以,拜托大家保护好我们和我们的家人。”
那时,马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这不仅仅是对自己长期扮演配角角色的不甘,更多的是对自己转型的自信与坚持。
然而,《水饺皇后》尽管赚了3亿票房,却没能帮助她顺利飞翔。
看到她眼含泪水的样子,心里总有种预感:她可能马上就要“甩出”一个包袱了。
电影中,马丽完全改变了自己以往喜剧女王的形象,饰演一个在社会底层拼搏的创业者,几乎从头哭到尾。
离开沈腾,脱离舒适区,和惠英红、朱亚文、王祖蓝、薛凯琪等一众实力派演员搭档,这份勇气虽可嘉,但观众似乎没给她认可。
这其实也不是马丽第一次单飞了。
几年前,她曾公开表示自己对与沈腾组成的CP感到无奈,甚至刻意减少合作。
《水饺皇后》虽然比之前的一些作品好些——比如《李茂扮太子》《东北虎》《温暖的抱抱》——但豆瓣评分6.4,依然不是她期待的“单飞答卷”。
如今,马丽只能再次退守,与沈腾继续捆绑,再度依靠沈马CP的热度来获取红利。
### 02
贾玲已经很久未在综艺节目里出现。
她已经彻底和喜剧圈划清了界限。
粉丝们几次三番呼吁贾玲回到《王牌对王牌》这个综艺舞台,重新和沈腾等人组建原班人马,为观众圆梦。
然而,贾玲却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直截了当回应:“没打算再回综艺了。”
她的离开,干脆且坚决。
曾经在各大喜剧节目中刷脸的开心果,如今除了电影宣传和少数活动,几乎没有再公开露面。
最近的消息是,贾玲正在筹备新片《转念花开》,一部聚焦C销Z骗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与喜剧完全无关。
贾玲的转型,堪称断腕之举。
她暴瘦100斤,亲手摧毁了自己原本的喜剧形象。
她解散了自己旗下的喜剧团队大碗娱乐,告别了沈腾、张小斐等曾经的合作伙伴。
贾玲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无可回头的单行道。
尽管目前她的作品票房不俗,但却未获得主流奖项的认可。
背后的真相或许很残酷——这条路上,只有贾玲一个人在孤独前行。
她通过自导自演掌控了创作的主导权,但这种模式需要资本和行业的多重加持。
未来如何还难以预料,但贾玲的勇气和行动,依然在喜剧圈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
### 03
女性喜剧演员的出路并不多。
在这个由男性主导的传统喜剧圈中,女性角色往往沦为丑角、镶边人物,或者直接是男主角的陪衬。
即使是像贾玲和马丽这样的强者,也不得不通过自嘲、扮丑等方式来制造笑点,才能在圈内立足。
一旦市场形象被固定,想要转型就变得异常艰难。
马丽曾提到,自己争取一个古装角色时,却被导演当面拒绝:“喜剧演员不适合。”
她曾在拿到百花奖时感慨:喜剧演员不被认同,甚至一度想过放弃。
像张小斐这样的好演员,也曾在沉寂多年后,借着贾玲自导自演的机会,才得以在喜剧片之外有了更多展示的空间。
然而,贾玲的狠,马丽无法模仿。
贾玲舍弃了她的喜剧人设和观众缘,这背后的代价无比巨大。
但这不仅仅是能力的差距,更多的是,贾玲的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 04
中国喜剧电影的半壁江山,由女性撑起。
然而,真正掌握话语权的女导演,却少之又少。
贾玲的成功突围,马丽的无奈退守,都证明了:女喜剧演员只有真正掌握创作的主动权,才能在这个圈子里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