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月上海,48岁的范晓萱现身活动现场。白发、皮衣、丰满身材,瞬间刷爆社交网络。
这就是那个蹦蹦跳跳唱"左三圈右三圈"的小魔女?为了男友摘子宫,为了自我剃寸头。
到底什么力量让她变成这样?二十多年过去,她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吗?
作者-彤
极端抉择背后的情感漩涡
那个决定摘除子宫的夜晚,范晓萱躺在病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上的无影灯。
护士轻声问她:"真的想好了吗?"她点点头,声音轻得像羽毛:"子宫只是个器官,我的人生里没有这件事。"
这句话震惊了所有人。一个女人,竟然可以如此决绝地与"母亲"这个身份告别。
但对范晓萱来说,这是她和男友Allen达成的共识。两个不婚主义者的爱情,注定要用最极端的方式来证明。
Allen满身刺青,玩摇滚,活得像个流浪诗人。第一次见面时,范晓萱就被他身上那种不羁的气质深深吸引。
"我从没见过这样的男人,"她后来在节目里说,"他不要钱,不要名,只要音乐和自由。"
可这份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充满争议。范晓萱的妈妈接受不了全身刺青的准女婿,甚至连她最好的朋友大小S都直言Allen太可怕。"你跟他在一起就是倒贴,"朋友们的劝告像针一样扎在她心里。
但范晓萱偏偏选择了最倔强的方式回应:"我选的男人,我自己负责。"
八年时间,她为这份爱情付出了一切,不仅摘除了子宫,还陪着Allen在音乐的路上跌跌撞撞。
可爱情这东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2015年,八年感情走到尽头,Allen离开了。
范晓萱没有哭闹,也没有挽留。她只是在深夜的录音室里,一个人唱着自己写的歌。
那一刻她突然明白,爱情可以结束,但为爱做出的选择永远无法后悔。
这样极端的选择,让人不由得好奇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小魔女的反叛密码
要理解范晓萱,得从她3岁那年说起。
那时候,别的孩子还在玩泥巴,她已经被妈妈按在钢琴前练琴了。黑白键盘在她小小的手指下发出音符,但她更想要的是窗外那群嘻嘻哈哈的孩子们。
17岁的妈妈和19岁的爸爸,自己都还是孩子,哪里懂得怎么养孩子。两岁时父母离婚,爸爸一走了之。
从此,范晓萱成了妈妈改变命运的全部希望。
"你要出人头地,"妈妈一边在酒吧驻唱赚钱,一边对女儿说,"只有这样,咱们家才能翻身。"
3岁学钢琴,9岁练长笛,12岁写歌,范晓萱的童年被排得密密麻麻。别人家的孩子在游乐场疯跑,她在练琴房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节拍器的声音像催命符一样,嘀嗒嘀嗒,把她的童年切割成无数个音符。
14岁那年,星探找上门来,一条口香糖广告让她一夜成名,甜美清纯的形象瞬间俘获了观众的心。
公司看准了商机,立马给她贴上"可爱少女"的标签。魔法斗篷、蓬蓬裙、娃娃音,她被包装成了所有人心目中的完美小公主。
1998年,一首《健康歌》把她推上了事业巅峰。春晚舞台上,她和解晓东一起唱着"左三圈右三圈",台下的观众跟着一起扭腰摆臀。
那一刻,她是全中国最红的儿歌女王。
但镁光灯背后,20岁的范晓萱却活得像个提线木偶。
每天凌晨起床化妆,穿着厚重的演出服在舞台上蹦蹦跳跳,嘴角永远挂着标准的45度微笑。
"我心里有火山,"她后来回忆说,"但要当卖火柴的小女孩。"
终于有一天,这座火山爆发了。她冲进理发店,指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剪掉,全部剪掉!"
长发飘飘的小魔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顶着寸头的叛逆女孩。她打了舌环,纹了身,开始唱摇滚。
公司炸了锅,歌迷也不买账。新专辑《darling》销量惨淡,经纪公司要求她恢复原来的形象。
"不!"她第一次这样大声说话,"我只想做自己。"
公司无奈,只能放弃了她。没有宣传,没有资源,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
那段时间,范晓萱陷入了人生最黑暗的低谷。抑郁症像黑色的潮水一样涌来,几乎要把她淹没。
剪掉长发的那一刻,她终于可以大声说"我要做自己"。
真正的范晓萱什么样
做自己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有多难?
没有公司支持的范晓萱,就像一个被抛弃的孩子。网友的恶评像雨点一样砸过来:"疯了""毁了""不可理喻"。
但她偏偏咬着牙挺了过来。男友周俊伟成了她最大的支撑,24小时守在她身边,生怕她想不开。
"他太好了,我配不上他,"后来她在节目里这样说。也许正是因为觉得配不上,这段温柔的感情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
分手后的范晓萱更加叛逆了。花臂、短发、舌环,她把自己武装成一个刺猬,用最张扬的方式对抗这个世界。
2007年,她组建了范晓萱&100%乐团,开始玩真正的摇滚。第一次站在录音室里,听着自己写的歌从音响里传出来,她哭了。
这是她想要的音乐,原汁原味的范晓萱。
《突破》这张EP一发布,就入围了第19届金曲奖最佳乐团奖。虽然没有拿奖,但这份认可对她来说比什么都珍贵。
"我不需要所有人都喜欢,"她在获奖感言里说,"我只要那些真正懂我的人听到。"
北京展览馆剧场的那场"一起来一起"演唱会,台下坐着的都是真正的乐迷。他们不在乎她胖了还是瘦了,不在乎她的造型有多奇怪,他们只在乎音乐。
那一刻,范晓萱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012年,她凭借《听风者》入围金马奖最佳女配角。从儿歌女王到摇滚歌手,再到电影演员,她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人生可以有无数种可能。
这些年来,她从不炒作,不混圈子,不上综艺博眼球。她就靠着一股劲,一次次把自己摔碎,再一片片拼起来。
音乐只是表象,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48岁的她活出了答案
如今的范晓萱,活得比谁都坦然。
48岁,单身,没有孩子,身材不再苗条,头发花白如雪。按照世俗的标准,她算不上一个"成功"的女人。
但她自己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人生。
去年萧敬腾的婚礼上,她顶着一头绿发现身,在台上深情演唱《眼泪》。台下的宾客可能看不懂她的造型,但都被她的歌声感动了。
这就是范晓萱,永远不按常理出牌,永远活得真实坦荡。
她的生活很简单。跟朋友喝酒聊天,看蚂蚁在桌上打转转,会因为按摩师要带牛奶回家而激动得像个孩子。
"我现在特别知足,"她在采访里说,"想唱就唱,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有人问她后悔吗?她笑着摇摇头:"后悔什么?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2019年的《我们是真正的朋友》里,她和大小S、阿雅一起旅行。四个女人坐在一起聊天,她说得最少,但眼神最温柔。
"你们不觉得吗?"她突然开口,"能做自己真的很奢侈。"
大S去世后,她为好友弹奏了一曲钢琴。那首《眼泪》里,藏着她对友情的珍惜,对生命的感悟。
如今的她,不结婚,不生子,也没把自己保养成果冻美魔女。舌头上那枚小小的钉子,像一个不肯妥协的记号,提醒着所有人:她还是她。
音乐节的前排,那些染着紫色绿色头发的年轻女孩,正跟着她的音乐嘶吼。她们脖子上挂着同款的舌钉项链,眼神里闪着崇拜的光。
有个粉丝的留言特别戳人:"二十年前你教我扭脖子扭屁股,二十年后你教我别低头。"
所有人都觉得她可惜,她自己却一脸心安理得。
那个蹦蹦跳跳的小魔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终于完整的范晓萱。
结语
范晓萱的故事让人想起一句话:做自己,是这世上最难也最值得的事。她用最极端的方式告诉我们,人生真的可以有很多种活法。
有人说她疯了,有人说她勇敢。但我觉得吧,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想要冲破束缚的范晓萱,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她那样的勇气。
在这个标准化的时代,我们被告诉女人应该怎样,人生应该怎样。可范晓萱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她没有完美的人生,但她有完整的自我。这或许比什么都珍贵。
如果是你,愿意为了做真实的自己付出什么代价?欢迎留言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