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厅》第九季回归了!
这一季的成员阵容相当和谐。除了那个“铁打不动”的店长黄晓明外,团队中资历最深的就是林大厨。还有上一季加入的姜妍和翟潇闻,以及本季的新面孔丁禹兮、尹浩宇和沈月。整体看上去,大家都不是那种爱吵架“撕”的类型。
可节目组显然没打算放他们轻松。这一季,中餐厅不仅远征非洲,还被定位为“创业季”。几位合伙人抵达摩洛哥,几乎没怎么休息,就被迅速分成三组外出打工。
每组的经历都不容易。
最艰难的当属林大厨和丁禹兮组合。他们被派去当地一家餐厅实习,工作虽然不算特别累,但心里真是挺难受。两人带着满满的热情和理想,想学当地美食、摸透风味,还想趁机为餐厅筹点启动资金。但现实狠狠给了他们一巴掌。
这家餐厅的老板和老板娘态度冷漠,坚决不让林大厨进后厨,即使他拿出国宴厨师的资格证也不为所动。丁禹兮一提工资,老板就含糊其辞,推迟处理。到底节目组怎么和这家餐厅谈好的,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看着国宴大厨干擦桌子、摆盘这种杂活,虽然说不上多累,却特别让人心酸。更难过的是,好不容易争取到学习做餐前饼干的机会,结果饼干还被嫌弃“不标准”。老板夫妇这股“跋扈劲儿”让人以为这家餐厅很厉害,结果用餐时间,店里连个客人都没有。丁禹兮只能在街头拼命拉客,才勉强招到几桌顾客。
最离谱的是,实习结束后,老板竟然告诉他们根本没有工资。考虑到餐厅所有用具都得自己买,林大厨和丁禹兮提出能不能先借用餐具,等挣了钱再还,没想到老板和老板娘大方地各送了他们一个碗,其他的别想了。这简直像是在敷衍他们,活像在打发乞丐。
另一组是姜妍和沈月,她们被派往一家花园餐厅。虽然工作时间相对较短,但体力消耗比第一组大不少。两人的分工很明确:姜妍负责做摩洛哥饺子,沈月负责上菜。她们面对的最大挑战是语言不通,只能靠翻译软件沟通;同时餐厅生意不错,几乎没空歇息。
好在老板态度还算友善。她们起初以为会像采草莓那样轻松,没想到一到现场是“猛干”模式。更别说,和丁禹兮他们一样,没有工资。飞了那么远、时差还没缓过来,沈月累到快要哭了,姜妍只能在一旁安慰她。收工后,两人还美美地去海边拍了照片。
说实话,能理解她们的疲惫,但明星们真是没吃过啥苦。几个小时的餐厅忙碌,对比真正打工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再说,她们拿的通告费比普通打工仔高出不知道多少倍,偶尔多吃点苦也应该。
最辛苦的还是黄晓明、尹浩宇和翟潇闻那组。他们被分配到一辆流动餐车,主要做可丽饼和饮料。活虽简单,但客人多,营业时间长,空间狭小,几个人挤在车里忙个不停,累得不轻。
黄晓明尤其辛苦,因为他之前摊过煎饼,几乎所有可丽饼都是他包办。相比姜妍那组晚上7点就下班,他们这组干到晚上9点半,真正休息的时候已经不早了,回到民宿都快晚上10点半。
虽然这组也没工资,但老板送了几盒可丽饼,算是有点补偿。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回到民宿后。大家都没吃饭,黄晓明第一个把可丽饼分给大家,还说自己带了泡面。按理说,作为店长而且年龄比大家都大,他应该让年轻人先吃才对。但黄晓明毫无架子,不仅贡献泡面,还主动去烧开水。泡好的面让别人先吃,他自己又赶紧烧第二壶水。
直到他想吃一口自己做的可丽饼,大家才意识到,这饼他一口都没吃。说不出别的,黄晓明这份照顾人的本能真是令人敬佩。难怪他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尽管经历过口碑低谷,依然能站稳脚跟,人品真好。
最后,忍不住吐槽下节目组。虽然让艺人吃苦有趣又真实,但选打工餐厅的时候能不能用心点?至少艺人去那儿得学到点东西吧。林大厨那组的餐厅生意差,口碑又差,去那边除了吃苦,还有啥意义?不能光为了“吃苦”而吃苦吧。
话说回来,这季节目整体表现还不错,我准备继续追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