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华,曾是央视名嘴,领导创办了《曲苑杂坛》节目,这个节目一经播出火遍大江南北,更是获得了全国优秀节目一等奖,汪文华就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持人。
然而,就在汪文华事业和栏目非常爆火的时候,却因揭露姜昆丑闻,汪文华被封杀了,节目更是停播,就此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那么,当时到底所为何事?如今十几年光阴一晃而过,70岁的她处境又如何?
«——【·逆袭之路·】——»
汪文华出生在河北保定的一户家中,没身份没地位,唯一能拼的就是自己的努力,1974年有幸从学校里脱颖而出参加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她被派去了武汉军区,在文工团担任话剧演员和报幕员,这让她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些许的盼头并牢牢地抓住了这次的机会。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声,冬天的时候录音间里没有暖气,她裹着个军大衣在那里一待就是一天。
汪文华不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还会帮助其他团员搞策划什么的,每次演出前她都会把所有的细节都想到,保证演出时一点差错也没有。
这份细心也让老台长看在眼里,不仅夸她有文艺气质还觉得她就是干文艺的料子!汪文华听后拼得更狠了。
在听了部队建议后汪文华考入了空军政治部文工团, 在那里她学了很多新技能和知识。
1982年一些电视台来团里找人主持晚会,汪文华被推荐出去从此打开了世界的新大门。
«——【·创办《曲苑杂坛》·】——»
1991年她的主持功底被央视看在眼里,随后便被正式调入了中央电视台。
刚来领导就扔出来了个“烫手山芋”,央视想办一档曲艺类的节目,但当时许多节目都在走下坡路,可想创办这档节目的压力有多大。
汪文华偏不信邪,虽然当时什么领域的节目都有,却没有多者相结合的,当时曲艺比较火那为什么不把相声、小品、杂技都聚在一起,让老百姓在一档节目里可以看到多元化呢?
就这样《曲苑杂坛》出现了,那段时间她忙的脚不沾地,不仅要当制片人做策划还要寻找一些合格演员,确保每一环节都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对这档节目汪文华费尽了心血,凭着她的一股倔劲《曲苑杂坛》收视率从0.8%直接飙升到23%,成了央视的王牌节目。
节目火后自然也有人想方设法地想来参加节目或者想进行一些推广,但这和汪文华的创作理念发生了偏差,一场风波悄然来袭。
«——【·节目停播·】——»
此人说的就是姜昆,据媒体透露2005年姜昆曾私下找过汪文华,希望她能“行个方便”,让自己刚创办的相声网能在节目里宣传一下。
汪文华听到这就有点不乐意了,这是公家节目,怎么能随便进行宣传,这不就破坏节目的公正性和独立性了嘛。
“如果非要宣传的话那就去走正规流程”,汪文华扔下这句话头也不回地走了。
姜昆看着自己被拒绝心里多少也有点不高兴,后面在一次研讨会上他指名说汪文华办得《曲苑杂坛》内容不严谨甚至说是“不伦不类,误人子弟!”
两人的关系一下子到了冰点,可姜昆依旧时不时的抨击节目,气不过的汪文华就在一次公开场合说了姜昆“没实力就想走后门”。
姜昆没了面子,两人矛盾也越来越大,节目内容也突然被逐渐限制,收视率持续下滑,最后在2011年突然停播。
不过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节目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对一些曲艺没了兴趣,再加上其他节目的兴起老一套的自然也就退下了。
而汪文华也因为节目停播退出了央视,消失在了公众视野。
«——【·70岁现状·】——»
十几年过去,汪文华也不再是那个风风火火的“央视一姐”,但她却一直不忘宣传中国曲艺。
2022年有网友在黄山偶遇汪文华,她穿着30块钱的布鞋正手把手得教着留守儿童打快板。
虽然看着她满头银发,但精神状态很好,她还有个自己的小院子,每天养养花种种菜,生活平淡却充实。
她的丈夫早期在日本工作,两人聚少离多,就算是她最热爱的事业发生变化丈夫都来不及在她身边安慰几句。
但她从未抱怨,独自撑起了一个家,如今丈夫回国,儿女事业有成,她也终于可以安心享受天伦之乐了。
不过她才不会让自己真的闲下来,一有时间就会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给养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
有次哼起了《曲苑杂坛》的主题曲,台下的老人们就跟着轻轻哼唱,虽然节目没有了但回忆却未褪色。
现在汪文华的家里还留着当年《曲苑杂坛》的奖杯,那不仅是她辉煌岁月的见证,也是她坚守初心的证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