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歌手》回归,《亚洲新声》开唱!但广告主这波还能回血吗?
创始人
2025-06-24 10:14:56
0

夏季的阳光照得人心烦意乱,但综艺的硝烟却越来越浓!今年,各大平台纷纷推出了音综的“超级炸弹”:优爱腾芒齐齐亮出《歌手2025》情怀回归、《亚洲新声》气场拉满、《声声不息·大湾区季》紧扣“回忆杀”,似乎一场视听盛宴即将来临。但,广告商们看着这些热闹的场面,心里却在琢磨:这阵热潮真能为我的销量带来实质性的增长吗?

根据《2024中国综艺市场报告》中的数据,音综依然占据了黄金时段35%的收视率份额,商业价值高居各类节目之上,名副其实的“收视霸主”。但问题来了,数据再美丽,也未必能直接让品牌的口袋变鼓。音综这条“老路”,可不会自己给广告商撒“红包”,即便现在内容千变万化,观众的注意力却比以往更加支离破碎,品牌该如何将“热播综艺”的流量变成有效的销售转化呢?

那为什么音综一直是各大平台的“王牌产品”?其中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音综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并且能够带动社交裂变和互动,再加上背后强大的消费力,简直就是品牌主的梦中情人。

不出所料,《歌手2025》刚一官宣,芒果台的老朋友——蒙牛就马上带着它的经典品牌——酸酸乳,继续赞助和冠名,并在官方微博上玩起了“回忆杀”:“从超女快男到歌手舞台,二十年来,我们一直陪你追逐音乐梦想!”通过这种方式,蒙牛强调了自己对音乐梦想的长期陪伴和守护。

这一操作可谓是“品牌记忆唤醒”的经典案例,曾经的音乐综艺传播路径:强情感绑定、高曝光引导品牌认知,曾经让无数品牌赚得盆满钵满。然而,随着碎片化时代的到来,观众的观看习惯发生了变化,原本的打法似乎越来越难奏效。品牌频繁刷脸,观众却可能转身就忘。

更有趣的是,在《歌手2025》最新一期节目播出后,相比于歌曲本身的讨论,最火的反而是观众自发发起的“提酸酸乳回家”梗——据说,每当淘汰选手离开时,他们都会带上两箱酸酸乳。这一情节迅速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反而让蒙牛的品牌存在感拉高了不少。与其说这是品牌“露出”,不如说它已经进入了节目语言系统,深深印刻在了观众的记忆中。

然而,音综的黄金赛道虽然依然火热,但传统的品牌营销方式却开始暴露出疲态。如果品牌希望刷存在感,单纯依靠曝光是不够的,必须争夺语境。与其硬拼曝光量,不如寻找一个观众愿意自发传播的“内容梗”,让品牌融入自然、有趣、富有创造力的传播之中。这不仅是品牌策略的转变,也是对综艺营销底层逻辑的重新审视。

然而,高昂的制作成本,仍然让广告主不得不谨慎出手。比如,一首歌曲的版权费用平均达到10-15万元,某些热门歌曲甚至能达到100-150万,单集节目往往会涉及几十首歌,这笔费用就已经不小了。再加上明星代言、后期制作和平台抽成等各类费用,整体成本相当高。

这笔重金,面临着两个巨大的风险:

1. 节目不火,热度不足,品牌无法获得应有的曝光;

2. 节目大火,但观众却只记得节目内容,而忘记了品牌。

例如,《声生不息·大湾区季》中的赞助商“谢添地”就遭遇了这种尴尬局面。虽然品牌的LOGO在节目中几乎无处不在——从字幕、弹幕到舞台背景,甚至主持人的介绍都被覆盖——但效果却适得其反,观众产生了误解,甚至有调侃声:“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但所有的歌手都叫谢添地。”

还有《歌手》节目中,每次公布排名时,主持人都会“仪式性”地喝一口百岁山,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品牌记忆。但这类“机械式”品牌露出形式,缺乏内容与情感的深度关联,难以形成真正的转化闭环。

最终,综艺营销并不是通过“砸钱”制造存在感,而是要通过内容去打动人心,靠创意去留下记忆。如今的观众,早已不是单纯的“旁观者”,品牌若想被记住,就必须学会在节目中讲故事、连接情感,成为节目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当观众不自觉地把品牌与节目融合在一起,甚至将这一份“品牌体验”带入日常生活时,这笔投入才能算得上是“物有所值”。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的焦虑背后,平台本身也在面临结构性的挑战。

根据胖鲸观察,今年,阿里大文娱成功升级为虎鲸集团,未来将直接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而优酷也将不得不应对更为严峻的商业化挑战;腾讯视频则在2025年并没有推出大热综艺IP,招商压力逐步增大;爱奇艺尽管频繁推出创新形态,但没有一档长线音综能够撑起全年流量和营收;芒果TV则面临老IP消耗的问题,《歌手》《浪姐》《声生不息》之外,新综艺储备相对薄弱。

因此,平台不得不主动求变——例如芒果TV打造的“院人宇宙”,通过《名侦探学院》的“独立”运营将“院人”打造成独特的IP单元,以“会员单集付费”的ToC模式拓宽变现通道;同时,通过衍生品牌“南波万”等,推动电商场景的联动,强化内容与消费的闭环。

腾讯提出的“微综艺计划”也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力求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方式,利用轻量内容来提升会员价值与后链路的商业开发——简而言之,存量竞争中,提升单用户付费效率已成为平台的新增长公式。

然而,这些解决方案也有隐含的风险。虽然ToC变现方式更为注重用户,但是否能够培养出稳定的用户习惯?微综艺虽便宜,但是否足够吸引观众,从而维持完整的商业链条?这些模式是否能够成为行业突破的通路?品牌方是否能够借此催生出新的综艺合作形态?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时间来验证。

在平台积极转型的同时,品牌方也在调整策略。过去依赖单点曝光和短期流量的“贴片式”思维,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多元化、分层的传播需求。如今,无论是通过与头部综艺的深度绑定,还是借助明星个人影响力出圈,品牌越来越倾向于与节目“共建故事”——把品牌的价值观和态度植入节目内容中,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持续内容运营,让品牌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LOGO”,而是融入节目语境,成为观众情感的一部分。品牌在选择综艺合作时,关注的已不只是节目是否火爆、话题多,更关心的是这个IP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性,能否创造长期的价值。

正是在这种趋势下,综艺营销开始向“共创型”转型,营销价值的衡量标准也在悄然演变。在“内容即传播,传播即产品”的语境下,品牌曝光的价值早已不止于“看见”。真正有效的综艺营销,应该具备以下三大维度:

1. **线上互动**:边看边买,实现即时转化。

2. **线下还原**:打造联名门店,延续节目氛围。

3. **社交共创**:鼓励用户生成内容,裂变传播。

举个例子,乐事在《种地吧3》中的“春收马铃薯”主题营销,可谓是教科书级别的成功案例:乐事没有采用传统的贴片广告,而是让成员化身“春收体验官”,亲身参与从播种到采收的全过程,通过镜头聚焦智能化种植,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杨...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句话形容歌手杨坤再合适不过了! 01 近日,杨坤和陈楚生在《天赐的声音》...
原创 “... 作者| Mia “热爱会续写未完篇章,期待与大家在下个舞台见!” 在@时代少年团的快手官方账号一条短...
F1车手夏尔·勒克莱尔和魏哲鸣... 搜狐娱乐讯(马蓉玲/文)伴随着2025赛季F1中国大奖赛揭幕,日前,全球知名运动品牌将巨型赛车主题快...
0分?年度最烂片出现了???? 或者,今年好莱坞最烂的大片,就是这部了。 根据知名游戏改编的动作片《无主之地》已经在北美正式上映,但...
王星越这算翻车了吗?刚大结局就...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明星的成败和粉丝真的是息息相关。刚刚靠《墨雨云间》吸粉130万的王星越,转眼就...
泰剧《神秘幽魂》《爱情季节》《... 剧名:《神秘幽魂》 又名:Secret Ghost / บันทึกลับรักฉบับผี / S...
原创 警... 自从,韩国女星金赛纶自杀后,金秀贤就吃不了兜着走。有金赛纶家属曝光他逼债害死女方,还跟未成年女方交往...
原创 受... 李明德从怒斥马天宇与《三人行》剧组后,一度陷入舆论狂潮里。 刚开始网友都支持他,认为他就像一道光把娱...
原创 当... 近有“于和伟嬷嬷发力”,前有“王宝强嬷嬷发力”,最近“嬷嬷大军”此起彼伏,在社交平台群嬷乱舞。 说到...
去过世界两个极点,她从银行辞职... 2012年,在瑞典公派交流的Grace(刘欣驰),通过申根签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游历了超15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