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晚,考古与文物保护题材电视剧《护宝寻踪》在CCTV-1收官,但“故事没有结束,守护仍在继续”。剧中“秦北大学考古系”的原型——西北大学考古专业今夏招生的咨询量激增三成,官方新媒体账号涌入数千条咨询信息。同时,剧中充分展现的秦风秦韵,引发了全国观众对陕西方言、陕西美食、事件原型以及拍摄地的广泛关注和火热讨论。
《护宝寻踪》是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及陕西省广电局重点跟踪项目,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陕文投集团出品,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陕西省文物局全程指导支持,陕文投影视公司拍摄制作。播出期间,该剧凭借扎实的剧集质量受到广泛认可,收视热度和口碑评价均取得优异成绩。
作为国产影视剧中较为少见的关注考古与文物保护事业、全面展现基层文保工作者形象的作品,《护宝寻踪》将故事性、半纪实性和社会性有机结合,用现实主义的创作视野书写当代人的文化情怀,其创新的故事题材、过硬的拍摄质量、精湛的艺术表演、真实的细节呈现成为媒体和观众热议的话题。热播期间,该剧激活了“内容的情感共鸣”与“地域的文化符号”双向奔赴,促进了影视与文旅的融合,实现了将“荧屏风景”转化为“心之所向”再到“纷至沓来”。
据媒体报道,剧中“秦北大学考古系”的原型——西北大学考古专业,随着剧集热播,今夏招生的咨询量激增三成,官方新媒体账号涌入数千条咨询信息。拍摄场景地游客量暴增,剧中原型事件发生地陕西汉阳陵游客量比往年同比增长45%;“考古十大新发现”的汉文帝霸陵也成为近期热门打卡地,线上浏览量迅速增长,线下游客络绎不绝;韩城多个拍摄场景如博远堂、文庙、城隍庙、东营庙等,游客到访量比往年同期增长了近70%,剧集与文旅联动,多形式展现文化魅力,传递文化价值,为社会经济发展赋能。
有观众表示,《护宝寻踪》虽然落幕了,但“后劲”很大,“除了紧张刺激的文物争夺战扣人心弦,剧中频频亮相的陕西特色美食,也成功勾起了自己的馋虫。”
在剧中,刑警队长齐大仓审讯盗墓贼时,用金黄酥脆的肉夹馍当作“谈判筹码”,竟让嫌疑人当场“破防”,如竹筒倒豆子般向警方如实交代。水盆羊肉也是剧中出镜率极高的美食——关中大瓷碗盛着清透羊汤,炖得软烂的羊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喝一口鲜美的羊汤,汤清肉烂,再配上月牙烧饼和两瓣糖蒜解腻,对于食客而言,堪称一种享受。
除了肉夹馍和水盆羊肉,《护宝寻踪》中还出现了许多陕西特色美食,CCTV电视剧频道的视频号,还专门以“秦川美食图鉴大公开”为题,进行了一一列举。
记者从片方获悉,剧组拍摄期间深入西安、韩城等地实景拍摄,将黄土高原的苍凉壮阔、关中民居的古朴厚重尽收镜头。当镜头扫过白鹿原上的考古帐篷,当富大龙饰演的警官齐大仓蹲在田埂上吃肉夹馍时,观众看到的是文物保护工作者扎根田野的真实写照。
片方表示,该剧虽然在CCTV-1收官了,但文物保护的故事还在继续,也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跟着《护宝寻踪》来陕西旅游。另外,《护宝寻踪》已于17日登陆CCTV-8魅力剧场,每天上午5集连播。(西安日报 记者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