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时间,东莞奔驰车主“柱子哥”用高尔夫球杆砸车的视频引起网友热议,最后柱子哥不仅遭到网友口诛笔伐,而且还被警方拘留。
甚至就连柱子哥的弟弟也遭到网友谩骂,可谁能想到,事件发生不到一个月就发生反转……
柱子哥的弟弟发声澄清,表示事情根本不是视频里说的那回事,更多内幕被曝光!
事件起因
开奔驰砸车的是“柱子哥”杨某,他弟弟后来解释,他哥当时心急如焚,女儿在学校发高烧等着他呢。
可前面那辆货拉拉,在单行道上磨磨蹭蹭,任你怎么按喇叭,人家就是不紧不慢,甚至你超车他还故意别你。孩子病着,谁还有好脾气?据说货拉拉司机姚某还嘴巴不干净,骂了难听的话,柱子哥这才彻底炸了毛。
可这话到了货拉拉司机姚某嘴里,就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姚某说他开得好好的,规规矩矩,是那辆奔驰突然发神经,硬是别了他一下,差点儿没把他吓出毛病。
惊魂未定呢,奔驰又追上来,直接把他截停在路边。姚某寻思,这不就是开个好车,仗势欺人嘛?至于吵架,也有人说,是柱子哥一下车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话里话外透着豪横。你说这第一把火,到底是煤气灶碰上了明火,还是干柴遇上了烈焰?
人在极度焦虑,比如担心孩子安危的时候,脑子确实容易短路,看啥都不顺眼,但这就能解释后来抡起球杆砸车吗?
车砸了,人也进了派出所。这地方,有时候比马路上的戏还精彩。按柱子哥弟弟的说法,民警同志苦口婆心一通调解,他哥也认识到错了,当场认怂,掏了八千多块钱赔给姚某,误工费啥的都包了,货拉拉也送去修好了。听着像是大结局圆满,双方一笑泯恩仇。
可就在这“官方”版本出来前,网上还有另一个版本传得有鼻子有眼。说柱子哥进了派出所,那气焰是一点没消,还说什么“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事儿”,甚至话里带刺儿,暗示要不是有法律管着,那高尔夫球杆可就不是奔着车去了。
姚某当时听了这话,火噌地一下又上来了,咬死了不和解,非要让柱子哥吃不了兜着走,觉得对方压根儿没道歉的诚意。这两个版本,哪个更接近真相?这调解室里的故事,弯弯绕绕,比街头那几下子砸车,可复杂多了。
是刑拘还是“内部消化”?
这事儿最后怎么定的性,也是一团迷雾。一开始,有媒体放风,说当地交警发话了,柱子哥因为涉嫌危害公共安全,还有故意损坏别人东西,已经被刑事拘留了。这消息一出,网上不少人叫好,觉得这下恶人有恶报,解气。
可没过两天,风向又变了。其他记者跑去问当地公安分局,人家回话了,说这事儿已经处理完了,双方都挺满意结果的。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刑拘,官方是三缄其口,就一句“具体等公告吧”,把皮球踢回去了。
这就让人纳闷了,刑事拘留可是大事儿,说明问题严重。可“处理完毕,双方认可”这口气,听着又像是民事调解,和稀泥过去了。这到底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还是另有隐情?吃瓜群众看得一头雾水,就等着那个权威的“公告”,结果公告也没个准信儿。
这年头,想藏点事儿比登天还难,尤其是在网上。砸车视频一火,“柱子哥”杨某的底细很快就被扒了个底朝天。原来是东莞一家挺有名气的酒楼老板,平时在地面上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社交账号上粉丝都快两万了。
这下可好,“柱子哥”成了热搜词,他的账号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批斗现场,骂什么的都有,最后逼得人家只能把账号设成私密。
刚开始,网上骂声基本是一边倒,都同情货拉拉司机姚某,把奔驰车主骂得狗血淋头。可后来,柱子哥那边“救女心切”的说法,还有姚某开车不规矩、甚至恶语相向的“内幕”也冒了出来,舆论就有点转向了。一部分人开始觉得,柱子哥虽然砸车不对,但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嘛,当爹的谁不急?当然,这可不是给他洗白。
同时,也有人开始嘀咕,说那货拉拉司机姚某,拿了钱和解了,回头又在网上放剪辑过的视频,是不是有点不厚道,想借这事儿捞好处?网络这把双刃剑,既能把小人物的委屈放大到聚光灯下,也能让原本清晰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真真假假,谁又能一眼看穿?
这事儿还没完呢。柱子哥这一杆子下去,不光自己惹了一身骚,他家里人,尤其是一块儿打拼的弟弟,还有弟弟开的餐饮公司“千滋百味”,也跟着倒了霉。据说兄弟俩白手起家不容易,感情也好。
眼瞅着火要烧到自家铺子了,“千滋百味”赶紧发了个声明,说砸车是柱子哥个人行为,跟公司还有他弟弟一毛钱关系没有,谁再瞎传谣言就告谁。这声明发得是快,可汹涌的骂声哪是那么容易堵住的?
一个人没管住脾气,结果把一家子,连带着辛辛苦苦干起来的买卖都拖下了水,这代价,真是够沉的。
那声清脆的砸车声,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头,水花是溅起来了,可这涟漪却一圈圈荡开,久久不肯平息。柱子哥这一杆,砸掉的岂止是车窗玻璃那么简单?它把路上的火气、人心的复杂、网络的是非、甚至某些时候真相的暧昧,都给砸了出来。
结语
你说这最初的对错,现在还重要吗?或许,这声响更多的是个提醒:方向盘握得再稳,也别忘了给自己的情绪踩脚刹车。不然,下个“柱子哥”,又会是谁呢?
信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