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叔圈男神”靳东,获得了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杯,我简直蒙圈了,一直以为电视剧才是他的舞台,没想到戏剧更是这位男神的演练场,了不起!
站上领奖台发表获奖感言时,靳东用最质朴语言说出自己对戏剧的理解:“戏剧艺术,它更像是生命,一旦大幕拉开,便没有回头路。错不起,也错不得。所以当我每次站在台口的时候,总是想我不应该离开舞台,我也不能离开舞台。”

这次,靳东凭借话剧《温暖的味道》重返舞台,距离上一次已经过去了十余年。
站在舞台的边缘,靳东心中涌动着强烈的情感:“每次站在这儿,我都告诉自己,舞台是我不能割舍的地方。我一直在尝试,用我所学的戏剧知识,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去表达内心。”
提及上海白玉兰奖,靳东说:“我在这儿拍了60%的影视剧,像《我的前半生》、《伪装者》这些作品都是。这次能在上海摘得白玉兰奖,对我而言,意义非凡。”
如此看来,上海真是海纳百川的城市,只要你有梦想,花儿总会在这里绽放。

01
说起靳东,可以算是大器晚成。草根成才,靠自己努力奋斗在影视戏剧圈站稳脚跟。
1976年,靳东出生于山东济宁农村,童年经历充满坎坷。早年父母离异,他在爷爷奶奶的抚养下成长。
好在爷爷是个有文化,有爱心的人,虽然没有父母的教诲,但也丝毫没有让靳东在教育上缺失。爷爷用毛笔字帖为他启蒙,这段经历不仅培养了他沉稳的性格,更让他在日后的影视剧中展现的文人气质有了根源。
初中毕业后,17岁的靳东早早踏入社会,当过酒吧驻唱、纸行小工,甚至开过小饭馆。直到有一天,在发小的引荐下,偶然进入剧组跑龙套,命运的齿轮才由此转动开来。

1999年,23岁的靳东面临人生关键抉择。
当时中戏招生年龄限制在22岁,但他并没有超龄而放弃,而是硬着头皮自己找到招生办老师处,为自己争取机会。之后就以超龄考生身份,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音乐剧本科班,成为中国第一代中国音乐剧专业学生。
这段经历后来被他调侃为“高龄求学”。但正是这种执着,让他在《秋雨》中饰演京剧演员何鸣时,将传统艺术的神韵拿捏得非常到位,连导演吴宇森都赞叹靳东是个“用眼睛演戏的天赋”人才。

02
从中戏毕业后,靳东并没有能立马开启自己演艺之路,而是进入了漫长的蛰伏期。
这段时段,他静心钻研,直到2008年在《闯关东》中饰演了日本遗孤龟田一郎这个角色,才使大众熟知对他有所熟悉。
当年为了呈现角色内心的撕裂感,靳东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甚至在零下20度的黑龙江雪原反复练习日语台词。该剧平均收视破6%的佳绩,为他打开了主流影视圈的大门。

2012年堪称靳东的转折年。在《温州一家人》中饰演战后创伤军人黄志雄时,他主动要求体验部队生活,与退伍军人同吃同住两周。
剧中那场颤抖点烟的长镜头,被导演孔笙评价为“用微表情撑起整场戏的教科书级表演”。
这份舞台历练,为他后来在电视剧《伪装者》中的多重身份切换的精准表演奠定了基础。

2015年《伪装者》里的明楼,让39岁的靳东迎来事业巅峰,可以算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了。
明楼这个角色是拥有三重身份的特工角色,需要精准区分汪伪官员的倨傲、军统特工的冷峻与地下党员的隐忍。
拍摄期间,靳东随身携带三个笔记本,分别记录不同身份的行为逻辑。剧中与胡歌的兄弟对峙戏,他设计用扶眼镜动作暗示身份转换,这种细节处理成为观众热议的经典片段。此后他接连塑造多个精英形象,一直在努力寻求突破。

在影视剧之外,靳东始终保持着对舞台的敬畏。这次靳东凭借《温暖的味道》里的孙光明一角斩获白玉兰戏剧艺术主角奖,大家都夸他把那个正直又肯干的基层领导演活了。
靳东的真诚,就像是从生活里抠出来的,把戏里的氛围烘托得既艰辛又温暖。
他说:“这些年我一直在拍影视剧,这次能回到话剧舞台,感觉就像是回了家。话剧,这才是我的根。”

如今《温暖的味道》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四个城市演了14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朴实的靳东说:“14场演出,19000多张票,想想都让人激动。”
靳东还说,他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话剧舞台,给观众带来更多触动心灵的作品。

03
靳东与妻子李佳的婚姻堪称娱乐圈的一股清流。两人因戏结缘时,李佳刚结束一段婚姻,而靳东用两年时间默默守护,最终打动了对方。
命运的安排总是那么奇妙。2010年的春天,李佳和靳东在《青春不言败》剧组不期而遇。
一次拍摄中,靳东在帮李佳拔高跟鞋时,不小心被生锈的鞋跟划伤了手掌。虽然这次小意外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太深的印象,却悄然拉开了他们缘分的序幕。
那时的李佳,刚刚走出婚姻的阴影,情绪尚未平复,而靳东也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在剧组的日子里,他们相互照顾,慢慢熟悉起来。靳东总是默默地关心着李佳,拍摄间隙会为她泡上一杯姜茶,温暖她的身心。
剧组杀青那天,靳东用二手自行车载着李佳,还用盒饭省下的蒜苗拼成了“嫁给我”三个字。这份简单却真挚的求婚,让李佳感动不已,她笑着回应:“总比鲜花实用。”就这样,两颗孤独的心紧地紧相连在了一起。

婚后,李佳选择回归家庭,专心照顾孩子和家庭,而靳东则在演艺道路上继续前行。
从话剧舞台到屏幕前,靳东凭借《伪装者》、《琅琊榜》等作品名声大噪,甚至担任了艺术团的团长。
不过,靳乐对家庭的责任感很强,每次去超市采购,都会细心地列出妻子、孩子和岳母的所需。
在剧组时,他也会牵挂家里的琐事,比如整理药箱,连退烧药该放在哪里都了如指掌。

靳东不仅是个事业有成的男人,更是个懂得生活情趣的人。去年七夕,他和李佳在古董留声机店里被粉丝偶遇,他正专注地调试唱针,那份专注与温暖,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
而李佳也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着自己的素颜照和亲子时光,那份淡定与洒脱,让人羡慕不已。
正如靳东所言:“火车快了容易脱轨,老牛破车,才经得起颠簸。”他们的爱情,如靳东所说:“好的婚姻要像戏剧节奏,有起承转合。”
为陪伴孩子成长,靳东坚持不接跨省拍摄的戏,手机里存满了孩子各个阶段的小视频,这种责任感也被他注入《我们的爱》中的慈父角色的塑造。

结语
2024年攻读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的消息引发热议后,47岁的靳东回应:“表演是终身修行。”在表演教学实践中,他独创“场景记忆法”,要求学生用生活细节构建角色档案。
这种治学态度,或许正是他能在《纵有疾风起》中,将中年危机与职场博弈演绎得入木三分的秘诀。
从草根逆袭到屏幕常青树,靳东用28年职业生涯,诠释了演员的多种可能。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他坚持“演员要藏在角色后面”的信念,在商业价值与艺术追求间寻找平衡点。
靳东说:“苹果树的盛果期不过十年,演员的黄金时代亦是如此。唯有以‘错不起’的虔诚,方能将刹那芳华,淬炼成永恒的光。”
这次白玉兰戏剧艺术主角奖的获得,也是对他多年坚持和努力的最好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