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育兵
11月19日晚,五月天“回到那一天”演唱会在上海体育馆举行。演唱会不仅为无数歌迷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它的余音还意外给周围小区带来了一场“音乐地震”。
据东方网报道,当演唱会热烈进行时,场馆周围住户家中的窗户便剧烈抖动,发出金属碰撞的声响,桌面上水瓶内的水也会晃动,仿佛房屋在摇晃,这一现象引发广泛关注。
专家指出,这是音乐与建筑之间发生了共振。当音乐节拍与建筑的固有频率相近,低频共振便悄然发生。演唱会上,《伤心的人别听慢歌》《派对动物》《离开地球表面》等节奏强烈的歌曲,成为触发共振的“音符”,打破了城市文化娱乐与居民生活安宁之间的微妙平衡。
面对新问题,各方需快速响应,避免演唱会过度扰民,引发更多争议。演唱会主办方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优化演出安排,通过优化音响布局、控制音量大小等措施,有效减少共振现象发生。同时,加强与周边社区沟通同样重要,提前告知演出信息,收集居民反馈信息,共同探索解决方案,才会更好实现文娱活动与周围居民和谐共处。
明星艺人作为演唱会的主角,也应直面这一现象,给予歌迷、粉丝正确引导。五月天上海演唱会已开启“限蹦令”,主唱阿信呼吁歌迷用挥手代替跳跃。这样的改变也有助于降低演唱会对居民的影响,赢得更多谅解和支持。
从长远来看,城市娱乐活动会日益丰富,如何避免扰民以及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彰显城市治理智慧。城市规划部门需加强对文化娱乐设施周边环境的评估与监管,在审批演出项目时,充分考虑其对周边建筑及居民生活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标准与防护措施,确保城市文娱活动有序开展。建筑设计也应更加注重抗震性与隔音性,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城市文娱活动与居民生活产生小摩擦是正常的,通过政府、主办方、社区居民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探索文化娱乐与居民生活和谐共赢新路径,这既关乎城市文明建设,也是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